1.夾具剛度不足,致使夾具變形移位
在帶壓開孔堵漏過程中,夾具除了應有足夠的強度,來承受泄漏介質和注入密封劑時的壓力外,還應保證一定的剛度,防止注劑操作時,夾具變形,致使密封劑外溢。此外,密封劑固化后,分解、揮發,表現出失重硬化,結構不如初期致密,并與夾具間出現微小的接觸間隙。若由于工藝上操作不當,造成系統壓力波動,再加上剛度不足,極易造成夾具變形移位,出現較大間隙,形成再次泄漏。
2.夾具接觸間隙偏大
在泄漏現場,常常會因介質泄漏,呈現汽霧迷漫,周圍能見度極差,再加上高溫高壓,空間狹小,會使數據測量準確性不高;夾具制造程序上的剖分切割;法蘭面間隙不均及法蘭偏心;法蘭外表面存有污垢。在以上因素的影響下,當將制成的夾具進行現場組裝時,經常會在夾具的接觸面處出現較大縫隙。帶壓堵漏時,雖能暫時封堵成功,但隨著固化時間的延長,揮發失重的加劇,密封結構抗撕裂強度、彈性的降低,遇到過大的接觸間隙,就會造成再次泄漏。
3.密封劑質量差,保管使用不善
由于密封劑本身質量不過硬;或者對密封劑的基本性能和因環境條件不同所具有的特性了解不夠全面;或者由于保管不善,在堵漏作業過程中,錯選、混用了密封劑;或者使用了過期失效的密封劑。雖然暫時封堵成功,但它所形成的結構不夠致密,耐泄漏介質的溫度、壓力和化學侵蝕特性差,不能具有相應的抗撕裂強度和保持長時間的穩定彈性長,難免出現再次泄漏。
4.密封劑注入不充實
由于注劑孔布置、夾具安裝不合理或注劑操作工藝不當,致使注入的密封劑不能完全充實到密封腔的各個角落。當密封劑固化收縮后,就會在夾具內產生較大間隙,造成再次泄漏。
綜上便是對帶壓堵漏所做出的的分析,若想要防止再次泄露,我們需要在平時要注意對堵漏工具的維護,以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故障。